金矿堆浸场应尽可能选择在采矿场附近,以减少矿石运输费用,但应在爆破安全区以外,有足够的面积和自然坡度,能满足堆浸、储料及碎矿等作业的需要,某矿山有3个大小不等的堆场,堆场设计呈倾斜角为5°~7°的“V”字型场地。堆浸场基底采用3层隔水材料铺垫,堆场下方作防渗处理,以保证喷淋液不泄漏,并不对潜水和深层水造成污染。
采用泥状角砾岩型矿石作为堆浸原料,矿石经PE150×750式粉碎机粉碎处理,矿石粒度控制在20mm以下。
由于矿料含泥质比较高,按每吨矿石加水泥10kg~15kg,石灰8kg~10kg,加适量水经圆筒制粒机制粒。其目的是使细粒矿料通过粘结剂粘合到粗粒上或使细粒相互粘在一起,水泥、石灰还能使矿石固结,制粒后的矿料堆浸,能防止筑堆时矿料产生偏析,同时降低了矿料的体积密度,提高矿堆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为了提高筑堆速度,减少劳动力,矿山采用输送带将制粒矿石进行筑堆,筑堆中粗细矿料一定要保持均匀堆放,不能将细粒矿料堆在一起,粗粒矿料堆在一起,尽可能保持不偏析。筑堆矿堆高度应控制在5m之内,堆场四周保持平整,同时边坡角控制在35°~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