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产需求的公众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阐明了复垦的益处。即使像中国这样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的国家,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非常稀缺。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财富。当人们将土地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意识保护时,土地就会增值。人们都热爱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生活,保护自然景观,也就保护了我们自己。最后,可改变观念,除技术方面的考虑之外,为将来的土地利用留下更多的选择余地。
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想象和规划的重要性。一所大学的校园内有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屋顶由庞大的木柱支撑着。大约1975年,一项调查表明这些柱子已有400年之久,而且长满了蛀虫,已在腐烂。柱子由特殊木材制成,它们是如此之大,设计者很难找到它们的替代物。几百年前,所有这样的大树在英国都被砍掉了。然而有一个设计者建议与美国的专业林业人员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当被问及此事时,美国林业部长说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在这年大学的校园外,为替代木柱而特意栽种有许多橡树。当初的设计者很清楚这些柱子最终要被更换。这是一种计划与思考,付诸实践,我们要为之而奋斗。
几十年后,产生了一种想象力的跳跃。政府制定了关于复垦的法则,试图解决不规范开矿引发的环境问题。1977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矿产开采控制和再利用条例》。《条例》规定矿业公司必须对因采矿而引发周边环境恶化负责。它还要求矿业公司将土地恢复到原来的近似状态,例如,将土地恢复到它原来的物理组成,这是一个好方法,也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它限制了后期矿山用地的利用方式和机遇。这一方式阻止了人们更有价值地利用土地。对此,唯一的期望是政府鼓励和支持老式采矿场改变成公共娱乐性的湖滨和公园。尽管不是从很明显的财政意义上说,但它超出复垦的技术因素范围。这种政府项目会出现许多的公园,大大提高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
如今的复垦有了更广阔的前景。我们已看到高效益的复垦实例,达到了一种文化责任的水平。本文介绍了三个这样的涉及到从选址到区域规划工程。一是小型滞洪系统,它说明怎样用多元方案来解决工程问题。二是一大型金矿操作系统。它为后期矿山土地利用和复垦研究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并且得到了公众的积极支持。三是一个区域水平的例子。它告诉我们怎样长远考虑后期的矿山土地利用,怎样生产可持续性的产品。
价值增长:滞洪和湿地系统。工程一不是矿山复垦,但它举例说明了多功能和价值增长设计。水量控制是复垦计划的一部分,而我探讨的滞洪系统,是为了说明怎样在提供必需功能的同时,提高文化和教育价值。
高线社区大学处在华盛顿的西雅图南部,占地面积32公顷。校园大部分是停车场、道路、顶棚等,这些都是密不透水的。地表径流被地下管道吸收。管道位于校园内一块荒地的沟壑顶部,表面是一种耗散结构。被吸收的雨水经沟谷进入一块湿地,从而形成了小溪。随着更多地修建密不透水的地面,地表径流也随之增加了。增加的流量会侵蚀沟谷,淤塞湿地。每当大暴雨和排水渠被沉积物堵塞时,就会出现洪流。
为解决这个问题,校方决定放弃被提供的第一种工程方案,寻找一种具有较高价值和多重功能的规划方案。该方案能提高社区的环境质量,为学习和教学提供机会,也为学校和地区提供美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