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选矿设备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技术应用 >> 本土较小矿山的合理化进程研讨

本土较小矿山的合理化进程研讨

时间:2013-9-10 9:27:00   来源:中国选矿设备网   添加人:admin

  首先,小型矿山的发展为缓解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及城镇劳动就业,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带动所在地的运输、原料加工、电力、冶炼和第三产业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农村的经济向工业化、市场化的道路前进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次,他们对充分合理利用边角废料、零星分散资源发挥了大矿所不能起的作用。如全国约有40%的小型矿山开采的是零星分散的资源,全国小煤矿至少有1/3来自厚度在015m以下的薄层煤的开采和老采区的复采。第三,弥补办矿国家投资的不足。

  据测算,如果由小矿提供的矿物原料都由国有矿山来生产,那么至少需要3500亿元的基建投资和5年7年的建设周期。小矿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自筹资金,它的出现为国家弥补了为数可观的办矿投资,从而有效地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目前,小型矿山对我国矿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小型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尽管小型矿山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仍普遍存在着缺乏规划、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管理和技术水平低、安全保障条件差、运销不畅和职工素质低等问题,特别是因此而造成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严重等问题需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矿山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低,资源利用程度差。目前有许多小型矿山在建矿初期都是用肩挑手凿建成矿山而投产的。虽然随着生产的发展,各方面有了一定改善,但技术装备水平低、技术力量弱、技术管理薄弱等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采矿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普遍,极大地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程度。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原因,不少小型矿山满足于简陋的生产设施,不愿意将办矿收入的经费投入到矿山的技术改造、人才培训和扩大再生产中去。矿山秩序较混乱。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尽管在总体上已实现了全国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但由于不同所有制矿山之间的利益关系紊乱,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目前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破坏国有矿山正常生产秩序等违法行为在一些地区仍存在。在目前全国尚存的热点纠纷中,大部分都涉及乡镇矿山。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由于管理手段不健全,部份小型矿山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和局部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给植被、耕地、林木、水资源、名胜古迹等自然景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后备资源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全国约80%以上的小型矿山的服务年限在5年以下,其中50%的小型矿山都是开采浅部易采资源,这就意味着浅部易采资源的枯竭,在3年5年内现有小型矿山约有80%将会由于资源枯竭而濒临关闭。即使届时国家再划给新的深部资源,部分乡镇矿也会由于资金、技术、机械设备等方面的不足而不能继续发展。

  同时,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小型矿山的科学办矿和长期发展,部份小型矿山无长远的发展规划,难以把办矿收入用于正常的再生产。小型矿山目前存在的这些影响因素,与自身所处的经济地位极不适应,严重困扰着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