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选矿设备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技术应用 >> 矿山行业进程当注重情态及处置

矿山行业进程当注重情态及处置

时间:2013-9-10 11:20:00   来源:中国选矿设备网   添加人:admin

  管理体制陈旧经营方式单一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我国的矿产资源特征是四少四多:大型矿少,中小矿多;露天矿少,地下矿多;富矿少,贫矿多;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少,分散在边远山区的多。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下旧的办矿模式的影响,受交通、生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多数矿山都建成了“小而全”、“大而全”的矿办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传统的流通体制又使得矿山企业只管提供初级的矿产品,计划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品单一,经营方式单一。在旧的传统管理体制下,市场概念薄弱,企业管理陈旧,按步就班,机修、运输等辅助生产单位和医院、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只围绕生产服务,生产任务完成了,什么也都不干了。

  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劳动力过剩。特别是末期矿山,随着资源的日趋枯竭,生产能力将大幅度下降,生产力结构严重失衡,长期单一的作业生产又使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专业性很强,其与新的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的重新组合能力相对较差,给矿山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近几年来,国有大、中型矿山普遍不景气,亏损严重,生产能力下降,经济效益差。以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为例(以下简称总公司),总公司所属147座直属矿山中,1993年亏损面达85%,1994年达到94.2%.中央直属87个矿山中有65个亏损,亏损额达到4.62亿元。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劳动生产率太低,难以提高,人工费用占企业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据测算,人工费用(工资、医疗、住房、劳动保险、劳动用品、教育设施等8种费用)在我国有色系统一个人一年开支988.元,而每人每年能创造的利税只有500.元。

  如前所述,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矿山企业都力、成r矿办社会,机构臃肿,生产工人所占比例低,吃大锅饭现象严重,人浮于事,生产一线工人干多少算多少,没有激励机制,各种原材料消耗浪费严重,投入多,产出少,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率却很低。

  据统计数字表明,1994年重点铁矿山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露天矿5525t/人a,地下矿537t/人a,选矿厂2696t/人a,仅为国外矿山的1/2.左右。这些乡镇矿山的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和地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但因大多数乡镇矿山的后备资源没有保证,未经正规设计,开采技术条件简陋,安全性差。因此,造成资源与环境严重破坏。

  况且相当多的乡镇和地方矿山是利用大中型国有矿山已形成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建立的。大矿小开,进入国有矿山乱采滥挖十分普遍。例如,大冶有色公司赤马山铜矿周围竟有30多个乡镇矿山入侵,其中无证井口8个,且屡禁不止。

  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从矿山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一套包括信贷、价格、税率、利率等刺激矿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上采取一些措施。如:将现行的资源税降到税改前的水平;暂缓资源补偿费的执行或降低资源补偿费的费率;减免矿山企业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附加费等;对于资源即将枯竭的矿山,应提前3一5年免征各种税费,以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矿山闭坑转产职工的重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