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选矿设备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行业新闻 >> 政策红利放缓 焦炭弱势难利好

政策红利放缓 焦炭弱势难利好

时间:2013-12-20 11:22:00   来源:   添加人:admin

  1行情回顾
  主力合约J1405在11月呈现小幅上涨,月累计涨幅0.94%.从量能上来看,成交持仓量均呈现弱势。月累计成交量1491576手,较去年同期减-88.46%.与此同时,上月成交量为11,216,760手,环比减少-86.7%.11月月末持仓量284,086,较上期环比减少-1.97%.
  2宏观经济环境
  汇丰银行(HSBC)和数据编撰机构Markit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汇丰中国11月服务业PMI持稳在年内较高水平,和官方数据一致表明中国的非制造业领域依然相对活跃,支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摩根大通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成长率预估分别为7.6%和7.4%.
  中国本届政府已经展现出容忍经济适度放缓、全面推动改革的强硬姿态,三中全会结束后的两周以来包括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等在内的新政频出。短期内良好的经济前景为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未来的政策行动和贯彻落实将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且还应关注2014年及以后各项改革的进一步具体细节和时间表。
  近日发布的《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4)》提出,展望2014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发达国家需求回升对我国出口拉动有限。同时,2014年我国吸引外资难度加大,外资流入将进一步放缓。
  3产业政策解读
  1、煤炭行业:限制产能、税费减负、从价计税
  目前,煤炭企业税费多达近百项,其中税为20多项,费约80项,煤企运营成本高,各种涉煤税费已占煤炭企业营业收入的25%-35%.国务院办公厅11月18日下发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明确提出,2013年年底前,财政部、发改委将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此外,《意见》在坚决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方面,将严格新建煤矿准入标准,停止核准新建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逐步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同时,有效整合资源,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在大型煤炭基地内有序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促进煤炭集约化生产。
  税制改革方面,目前已率先在石油和天然气上实行的从量计征改从价计征和提高税率的资源税改革,将来还要向煤炭等其他矿产资源进一步延伸。从量征收已不能调节煤炭资源级差收入,反而导致资源浪费,消耗煤炭资源的企业产品成本,也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环境消耗和补偿的成本。现行模式下,税制功能弱化,做出调整是必然,企业的负担过重,现在正是减负的好时机。
  我们认为,在国内需求放缓、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背景下,煤焦钢全产业链运行困难加剧。为了解决煤炭企业工业转型升级滞后以及税费负担较重等问题,政府近日的作为无疑为处于困境中的行业伸出援手。但随着未来环保力度加大,以及高质外煤的大量涌入,行业低位盘整的可能性可能会因此加大。
  2、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
  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利润空间被压缩,数据显示我国钢铁平均每吨钢仅利润为0.84元,销售利润率才0.43%.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淘汰一些独立炼铁和独立炼钢的落后产能。工信部日前公示了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企业。目前正在审理第二批申报企业,明年上半年将推出第三批符合规范的钢企,之后,将对企业进行动态规范管理。工信部将继续对他们保持规范生产要求,并在2年左右核查一次。核查后,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企业将给予一定期限通过技术改造达标,如果在整改期内还达不到要求,就将退出合规名单。
  4供需面分析
  1、焦炭价格
  焦炭自今年以来一直处于一种弱势维稳的格局中。焦企在强烈的扭亏意愿中,会通过民间的焦炭协会或焦炭联盟,联合提价。本月初,由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内蒙古五省组成的山西焦盟商讨提价。无论在现货商的反应以及期货市场的反应来说都明显不及7月中旬那次来得迅猛。主要原因是由于钢市的疲弱,使得议价空间缩窄。
  焦企长期疲弱,处于期货价格弱于现货价格熊市格局之中。自7月份以来至今,近100个交易日,平均基差为65.86元,11月21日的最新值为45元。因为现货价格较为稳定,从基差向平均值回归的角度来说,由于现货价格较为稳定,且钢厂对焦炭提价接受程度已经较弱,期货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调,但空间较小。
  从6月份至今,在连续数月的钢铁高增产的拉动下,焦炭产量高速增长,焦炭日产量在6月份曾创下136.8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7月~8月份,保持126万吨以上的较高日产量;9月份再次突破134万吨/日和增幅14.6%的产量水平。但焦炭价格下降,全行业再现亏损困局。6月~8月份,焦化行业规模以上炼焦生产企业累计亏损近14亿元,其中8月份亏损高约达到8亿多元。
  今年前8个月,全行业已累计亏损4亿元;行业亏损面已高达48.0%,亏损企业亏损额突破100亿元;一批多年来保持较好盈利水平的企业,也开始陷入亏损困局,焦化行业扭亏增盈任务艰巨。但可期待的是,国内宏观经济向好预期增强,为产业增长注入动力。目前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城市基础建设投资都持续小幅增长。
  今年以来,钢铁及焦化行业的产能和环保两大主题持续发酵升温。限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清查违规排污企业,拆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仪器、大气污染治理等行动持续在京津冀地区展开。但政策执行的效果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需要决策部门要如抽丝剥茧一般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
  应该说,焦炭企业经过10余年的高速发展,当前已进入创新转型科学发展的深度调整时期,优化产能结构是大势所需,但改革必须经历阵痛,焦炭企业或将从深秋走向寒冬,才能面目一新地迎接崭新的春天。
  2、钢市淡季需求不旺
  最新公布的Myspic综合指数128.73点,较前一周下跌0.11%.螺纹钢期货依旧弱势震荡,钢坯价格稳中上扬,成本上对钢价仍有一定支撑。此外,钢材社会库存处于低位,个别品种规格紧缺,商家降价意愿不高。只是月末市场资金压力再度凸显,终端、经销商采购积极性不高。多种因素交织下,本周钢材价格整体上延续上周盘整态势,各主要品种价格涨跌互现。
  年初以来我国粗钢月产量以10%的平均速度持续高企,随着国家各项去产能政策的分布,对钢铁产业负亏生产的现状会有一定程度缓解。但去产能不等同于去产量,国家政策整治对象是对环境污染有重大影响的落后产能,对环保不达标的小型钢铁企业形成重大打击,对大型钢企的打击力度较小。这一点可通过以下事实进验证:10月份为迎接18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各项环保节能政策密集出台,并加大实施力度,使得10月份以来我国平均粗钢日产量有所回落。但2013年11月上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152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无论在日产量与增产幅度上都继续走高,其中11月上旬增产幅度为3.49%.
  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行,主要受减产政策推动,但整体弱势未改。因钢厂进入生产淡季,最新公布的国内重点钢厂的焦炭炭平均可用天数为13天,是在连续9周维持在14天的水平之后的首次回落。
  但这说明钢厂对焦炭需求基本维持稳定,对未来开工生产预判基本乐观。并且随着钢厂春节前补库存需求的到来,仍将继续推动焦炭需求。
  3、成本趋稳:焦煤弱势震荡
  炼焦煤在焦炭生产成本中的占比达90%以上,我们在研究焦炭成本时便可集中对焦煤价格进行研究。经历了10月初多地焦煤大矿价格上调之后,目前现货市场整体表现平稳,市场价格无明显波动,华北部分地区出货较顺畅,成交尚可,钢厂炼焦煤采购价以稳为主。而且根据最新的数据,企焦炭库存连续第三周上升,使炼焦煤库存水平偏高。加之钢铁进入生产淡季,容易引发所谓长鞭效应致上游加速走弱。
  煤炭进口大量增加对国内市场带来了明显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华东、华南沿海省区的煤炭供应,目前许多电厂已经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转向使用进口煤炭,进口煤已成为了刚性需求。2008年以前,我国煤炭出口量一直超过了进口量,但从2009年起这种形势开始发生逆转,我国由煤炭出口大国彻底转向进口大国。进口煤炭已经占据了东南沿海30%的市场份额。煤炭专家黄腾指出,东南沿海作为全国煤炭市场中最为高价的区域,30%的进口煤炭不仅可以影响该区域的煤炭市场价格,同时还可以通过对高价市场区域的影响,进而形成对全国煤炭总体市场价格的冲击。
  2013年5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限制进口煤的征求意见稿,要求从国外进口的动力商品煤炭热值不得低于4544大卡/千克,硫含量不得高于1%,灰分不得高于25%.不过,上述意见稿由于受到国内电企的抵制,最终并没有正式实施。但在随后6月公布的煤炭进口数量来看,意见稿的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6月我国煤炭进口数量由5月份73万吨降至47万吨,降幅高达35%.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的下发,对劣质进口煤的限制政策也有望在随后得到修改并正式出台。进口煤数量将低位维持平稳,从而对国内焦煤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5后市展望
  供需面的弱势使得焦炭缺乏较好的助推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在增长阶段转换背景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开始出现向发展新常态转变的积极迹象。
  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城市基础建设投资等基建投资作为钢铁需求大户,对钢铁产业形成的利好支撑将缓慢释放。期焦主力J1405目前已经走出前期弱势格局,后期等待中期强势格局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