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或将超过3.2亿吨,同比增幅约为11%.毫无疑问,我国国内煤炭市场和国际煤炭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日前,煤炭流通专家、睿能咨询首席咨询顾问李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因为国内外煤炭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日趋一体化,2014年我国煤炭进口既难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也不大可能出现明显下降。
据悉,今年前11个月煤炭投资4707亿元,同比增长1.1%.这些投资中部分将化为明年的产能,增加煤炭的供应。国内煤炭供应能力保持稳定,但国际煤炭资源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日前在2014年中国钢铁市场展望论坛上也表示,2014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还将有一定的增长,国内煤炭供给能力保持稳定,但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煤炭进口不会显著下降
2013年,煤炭进口给国内煤市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上半年尤为明显。李廷表示。
在进口煤持续加压的情况下,国内煤炭业呼吁限制进口的声音渐起,特别是限制2010年以来快速增加的褐煤进口。此事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
5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商品煤质量进行管理,特别是对进口动力煤质量进行控制。但是,由于遭到用煤企业和贸易商的强烈反对,《办法》并未正式出台。
8月底,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2013年8月30日起,取消褐煤进口零关税,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褐煤进口名义上有所收紧。
而对于2014年的煤炭进口形势,李廷表示,国内外煤炭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日趋一体化,2014年我国煤炭进口既难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也不大可能出现明显下降。
李廷分析,我国煤炭进口难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是由于煤价快速下滑,而国际海运费出现恢复性上涨,部分远距离的海运煤炭竞争力明显下降。再一个是由于2012年以来国内外煤价持续下滑,全球煤炭行业投资普遍降温,新增产能增长放缓,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煤炭进口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因此,综合来看,如果2014年国内外煤价不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我国煤炭进口量很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事实上,即便国内外煤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我国煤炭产能会很快释放,从而填补需求缺口,煤炭进口量也还是难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李廷同时认为,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进口也不大可能显著下降。
在国内煤价经过快速反弹之后,到了2013年年底,国内外煤市已经重新趋于平衡。作为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如果中国煤炭进口量显著下降,其结果必是国内煤价回升,国际煤价将进一步回落,最终受价差影响,我国煤炭进口还是会再度回升。
从下游用户进口煤实际需求情况来看,我国沿海地区对进口煤已经有了一定依赖,部分进口煤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与此同时,国内用煤大户还在不断将更多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机会合适的情况下,增加煤炭进口。另外,我国煤炭进口市场竞争度较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只要国内外存在价差,我国煤炭进口就会持续。
因此,综合来看,预计2014年我国煤炭进口量或将与2013年基本持平。李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