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国务院还是国家发改委都要求地方政府尽量少参与制定电煤价格,这一风向标适时反映在发改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中(以下简称《通知》)。
这意味着已经实施20年,在当时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电煤价格双轨制即将寿终正寝。而对山西这个产煤大省来说,这一切似乎并不突然。
在上述电煤新机制下,政府表现出欲罢还休的依依不舍之情,企业则表现出渴望摆脱束缚的欣喜之情。
同煤集团晋华宫矿相关人员则告诉记者,山西煤炭实际上自2007年以来年年在救市,彼时,电煤价格就已经成为制约煤电联盟的瓶颈,而两大阵营从未就此握手言和,政府居中调停也只能收到暂时休兵的结局。
直至2013年,煤电两家矛盾再次爆发,山西出台了中长期购销合同、减免部分税费等一系列措施进行自救。不过,随着《通知》的下发,煤企在加速煤炭自我救赎中却迷失了方向。
多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煤炭价格特别是电煤价格较长时期内存在着交易价格的双轨制。
由此,自2008年以来,山西省内煤炭订货会大部分都是在煤炭企业与供电企业相互顶牛,电煤价格迟迟无法落地的境况下而陷于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