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万钢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要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动力。科技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推动改革。
万钢说,技术创新支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科技更多地融入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在三峡工程、高速铁路、西电东输等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在水电装备、高速列车、特高压输变电等方面都居世界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十城千辆”工程、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十城万盏”工程、光伏发电规模化“金太阳”工程等,加快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万钢指出,国家高新区突出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要支持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达到2.5万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东湖示范区总收入年均增长30%,2012年超5000亿元。张江示范区实现企业总收入达1.88万亿元,增加值33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占上海市的三分之二以上。
“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就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万钢说,从实践中看,手机逐步代替固话,促进了电信机构的改革;微信冲击了短信,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网购带动物流和零售业转型;支付宝、余额宝引发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倒逼电力体制改革。因此,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新兴市场,也一定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万钢强调,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科技产业化效率还有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发展机制和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打造经济“升级版”对科技提出了新要求,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国家发展的要求就是我国科技工作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