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各地纷纷加速上马煤改气项目。这种爆发式的增长加剧了天然气的供需缺口,环保与民生的双赢效果也因此打了折扣。就此,专家表示,应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煤改气,在增加市场供应、推进价格改革、用好财政补贴等方面做好文章
每年冬季采暖期,都是天然气供应最紧张的时期。今年入冬以来,天然气气短的现象则更加明显了。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雾霾频发。为改善空气质量,还老百姓一个碧水蓝天,各地纷纷加快推进燃煤改天然气工作。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在供暖和环保两方面被寄予厚望,但在今冬的采暖季里,煤改气上马因过于集中最终暴露出气源不足和成本偏高等问题。
批量改气
相比于煤炭,天然气是天生的清洁高效能源。为完成大气治理国十条提出的环保要求,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地区纷纷加快推进煤改气。
一直以来,煤炭都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中的罪魁祸首。煤炭的罪恶暂且不论,但能否限制住煤炭消费总量确实是雾霾治理能否取得关键性进展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曾经作出了精确测算:在相同的能耗下,煤炭和天然气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的比例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的比例为29∶1.比对这些数据可以发现,相比于煤炭,天然气几乎就是天生的清洁高效能源。
今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根据这一被称为大气治理国十条的计划要求,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地区纷纷加快推进煤改气,一大批燃煤小锅炉面临提前下岗。
北京市海淀区环保部门近日对媒体表示,自今年起,海淀区所有区属3800多台供暖锅炉改烧天然气,区内最大的煤改气项目科力源电热厂也将正式运行供暖,到2015年底,海淀区将彻底告别燃煤锅炉。
目前,北京市天然气供热面积已经从去年的43%提高到今年53%.到2013年年底,北京市四环路以内将实现无煤化,到2015年争取六环路以内全部无煤化。
除北京以外,天津、河北、青海、甘肃等省区市也在推行煤改气工程,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地方的供热燃煤锅炉将彻底走进历史的博物馆。
根据大气治理国十条,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由于燃烧天然气在缓解空气污染中的作用明显,因此,燃煤改天然气工作还将进一步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推进。